发动机是由什么组装起来的,有铜线吗

素锦年华 2024-11-14 19:30:06 汽车知识 62 ℃ 0 评论

发动机是由什么组装起来的,有铜线吗

发动机是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包括缸体、曲轴、连杆、活塞、气门、气缸盖等。这些部件通过精密加工和装配工艺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动机系统。

在发动机的电气系统中,通常会使用铜线作为导电材料,用于传输电流和信号。铜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传递电能,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发动机的组装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铜线的使用。

没有铜线,

汽车发动机构造(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两个机构、五个系统组成。机体及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柴油机通常没有此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

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原理是不是一样的

一、结构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形式主要是单缸机、双缸机(V和L以及H)、三缸机(L3)以及四缸机(L4和V4)。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四缸机(L4)较多。

二、冷却方式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是风冷,油冷以及水冷。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是水冷。

三、燃油供应方式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燃油供应方式通常是全线电喷。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燃油供应方式通常是燃油注入。

四、动力方面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偏向于提高功率。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偏向于提高扭矩。

参考资料来源:

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主要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自动变速器控制(ECT、CVT/ECVT等)以及动力传动总成的综合电子控制等。控制系统主要由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和电控单元(ECU)组成。其主要是保证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均能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并简化驾驶员的有关操作,从而降低油耗和排放,减少动力传动系统的冲击,减轻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原理

1.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位置

2.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

3.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控制信息,使整个电脑指令执行过程一步一步地进行,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

汽车一三二四汽缸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果想知道四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首先要了解发动机的结构:



发动机是由什么组装起来的,有铜线吗

如上图是发动机气缸内曲柄连杆和活塞总成之间的关系:1缸和4缸为一组,2缸和3缸为一组,这样的组合运行更加稳定,如果相邻为组合的话,发动机的总体由于受力不均匀,运行起来会有强烈的抖动。通过该结构我们得知,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必然是一组一个循环往复,不能连续两次点火均出现在一组内,所以说第一缸点火完毕,第二个点火气缸就必须是2或者3缸,然后才可以是4缸再次点火,紧接着就是第二组剩下的气缸,所以就有了1-3-4-2和1-2-4-3.所以说楼主说的1-3-2-4并不是合理的点火顺序。

从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方面来推测1-3-2-4也是无法实现的,我们都知道目前的发动机用的都是奥托循环运行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3缸点火之后就是压缩冲程,向下运行。那么2缸也必须下运行,向下运行不是点火那就是进气冲程,当进行到进气冲程接下来是压缩冲程了,所以无法实现点火。因此1-3-2-4无法实现

发动机是由什么组装起来的,有铜线吗

发动机冷却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除了考虑稳定性还需要考虑发动机的整个气缸体的温度均匀程度。按照点火顺序1-3-4-2和1-2-4-3能够更加确保发动机的温度上升均匀,不会出现左右两侧温差太大的问题。温度对于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稳定的高温下,活塞与气缸的贴合度更高,能够保证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稳定的动力输出。这就是为什么发动机需要简单热车的原因。发动机是冷态的情况下,活塞与气缸并没有由于高温膨胀贴合紧密,容易出现漏气,加速无力,抖动的情况。

总结:内燃机发展了一百多年,我所介绍的仅仅是非常基础的东西,电控发动机的出现让发动机更加聪明,更加省油。在未来内燃机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也有可能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无论如何,非常期待!

你这问题我真回答不了你,毕竟我不是专业的汽车工程师,但你所说的四缸,顺序不是1324。就是1423!1缸4缸在活塞行程上止点,2缸和3缸在活塞行程下止点。小排量的缸体如1.4 1.6单独由曲轴发动机进行功力输出

像2.0 2.4以上的缸体会在曲轴上装平衡箱,应该是为了平衡吧!能扺消活塞相互产生的震动!大概应该是这个意思。不对的请专业大神出来指点下!


发动机是由什么组装起来的,有铜线吗

发动机是由什么组装起来的,有铜线吗

本文TAG: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车迷天地